沈火林 教授,主要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急需抗病、优质、高产专用品种的问题,开展了辣椒、番茄等雄性不育、抗病等优良性状的聚合,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了多份抗TMV、TMMV、疫病、根结线虫等优良辣椒雄性不育系(或恢复系)。育成了多个辣椒、番茄、黄瓜杂交新品种,其中“中寿11-3”番茄品种通过国家鉴定,“农大11-28”、“农大31号”辣椒,上述新品种已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主讲《园艺植物育种学》。
张新忠 教授,选育果树新品种10个;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SCI论文60篇。建立果树数量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频数分布遗传分析法”;发现GSH及氧还平衡调控苹果实生树童性。定位苹果重要性状QTL位点145个,建立苹果优质抗病分子辅助育种技术。
杨文才 教授,系统研究了番茄抗疮痂病的分子遗传,初步解析了抗性调控机理;明确了番茄一些果实颜色的形成分子机理。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5项、发明专利1项;参与选育了14个新品种(系)。
张潞生 副教授,进行草莓连作障碍和国外优质杏品种引进研究。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年均影响因子7.227。开发专利PGPR菌剂,降低病害15%-30%。选育出4个优良杏品系(极早晚熟、白兰地酿酒)。指导24名博硕研究生,出版5本教材。
孙亮 副教授,主要围绕番茄和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与番茄红素遗传及分子机制开展工作。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通讯和一作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55万元,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20万元。承担本科生核心课程《园艺植物育种学》与《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的讲授。